重庆市荣昌区群建阀门有限责任公司地处重庆市荣昌区阀门之乡——吴家镇。公司是一家集五金、工具、主营阀门的企业。公司到创业初期的频临倒闭,经过顽强拼搏,如今已经发展到年产量上万吨,年产值8000万的生产企业。
技术低下 频临倒闭
1985年,群建阀门厂由吴家镇几名待业人员合伙开办,由于技术水平低下、缺乏管理经验、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濒临倒闭。
1987年12月,富有创业奋斗精神和商业头脑的曾中义看准时机,通过竞标将该厂收购。该厂在曾中义的精心经营下,通过不断革新技术、优化管理、拓展市场,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1988年曾中义的二哥曾中友参股该厂,为该厂提供了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兄弟二人精诚合作,团结带领全厂职工把握市场动向,攻关技术难题,抓住发展机遇,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企业发展如日中天。
“当时,为了改良生产技术,全国各地的相关企业都去看了个遍。”曾中义介绍,在那个时候,制约企业发展的除了资金,就是技术。为了找到提高技术的方法,曾中义去了太多地方。
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曾中义找到提高技术的方法,也为当时吴家阀门带去了新技术。
抢抓机遇 壮大企业
1997年,阀门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又遇吴家场镇建设规划调整,吴家镇党委、政府倾力在吴家镇燕子坝社区(原燕子坝村)打造阀门特色工业园区。为群建阀门厂提供了发展扩张,做大做强的机遇。
曾中义抓住机会,租用15亩地,率先将群建阀门厂迁进了吴家阀门特色工业园区,在政府的推动下群建阀门厂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该厂于2008年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名为重庆市荣昌县群建阀门有限责任公司。在曾中义的带领下,公司秉承“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理念。
经过25年艰苦创业,积极探索,群建阀门已经是一个占地面积约60余亩,年产值8千万,常年职工人数在300人左右的企业,成为了吴家阀门产业的龙头企业,为吴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果说阀门是吴家经济发展的一顶皇冠,那么群建阀门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这顶皇冠上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为了与时俱进,紧跟新型工业化发展形势,该公司几年前又分别开办了两个分公司——重庆瑞力比燃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内江市群建阀门厂。
创新技术 改良产品
为在阀门产业激烈的竞争潮流中站稳脚跟,保持核心竞争力,群建阀门注重科研、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先后申请国家专利14项。公司先后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管道)证书。
“公司以“qj”注册的所有产品的壳体强度和密封性能已超越GB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冷热水、太阳能、暖气、天燃气、煤气等建设领域。”曾中义介绍,在不断加强创新和研发的同时,现在已经能够生产各种铜阀门,可锻铸铁阀门,铸铁阀门,全铜表前锁闭闸板阀门,燃气表接头,铜闸板阀门,铜单嘴外丝、内丝阀门,可锻铸铁单嘴外丝、内丝阀门等,阀门产品多达100余种。
群建阀门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企业”、“重点保护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qj知名商标”、“质量安全双优企业”、“优秀私营企业”、 “重庆市质量合格产品质量达标企业”、“诚信企业”、“企业年检免审AA企业”等。
“目前,尽管面临新形势下阀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等诸多难题,但公司紧紧抓住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绝佳时期,正在大刀扩斧实施技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天然气用玛钢球阀产品正准备进军中石油、中石化。”曾中义说道。